苏格拉底临死说过:他将与先哲同在。至于他是否在哪儿,即使自己也不会明白。宗教主要目的类似,构造一个包含超脱现实的大宇宙,从而避开悲剧,然而这就意味着需要用现世来支付。
分类存档:Spiritfish
一九八三:村庄印象
除了那些残留下来并继续衰败的集体遗迹,其它只存于越来越微薄而飘渺的记忆中,这些也终有一天会消逝不见。正如那些年爷爷讲过的故事,那是他的村庄,虽然在同一个地方,然而没有丝毫相同之处。
走路的鱼:世事无常
曾经有过不少梦想,回顾时有些莫名其妙,仿佛凭空消失一样,从此不会在出现在脑海日常中。这种放弃究竟是人成长到一点程度时发现当初的幼稚或者荒诞,还是意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从而自暴自弃至于自欺欺人,后者的可能性更大。
走路的鱼:人生的无望
理想和现实之间的鸿沟,足以阻隔真实和事实握手。人活到现在有多少是基于本能的应激反应,又有多少是所谓智慧的福泽,依然在这条路上跋涉的时候,很难区分开来。人不可能认清自己,镜子里的人永远是那么陌生,以至于惶然此在的真实性。
诗意的安居,近水地死亡
人总是会被自己所蒙蔽,过于抬高当前所处的位置,从而更加依赖本能,尤其是日渐沮丧的后半生,随着内在活力的衰退,那种从小养成的偏见逐渐主导了漂流的方向,着眼于眼前的安逸,逃避未来的职责。生而为人,拥有更灵性的思维,放弃这种优势,依赖本能,这是何等地浪费,然而却逐渐构成了生活的每一天,缺乏新鲜空气,死亡迟早是一种渴望。
走路的鱼:2019年终总结
我们长成现在这副模样,是短促的生命中自行的抉择,环境可以塑造性格,也是基于和内心的互动的结果,本能在这之中起到的效果越来越微弱,到了人生中年这个当口,过往脉络就是顺利成章,在这这短促的一生,“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?”这个问题回来了。
走路的鱼:一束花,一句话
整理出来对自己人生影响深远的作家,诗人,哲学家,艺术家的安葬地,有那么一天,会站在他们的墓碑前,放一束花,说一句话,静默片刻。十年前的冬天,去过海子墓地,如果完成这个夙愿,最后一站依然是高河查湾。
走路的鱼:2018年终总结
阅读大约50部书,200天单词打卡,大约40万字的日记;生活稍稍稳定,悦悦茁壮成长,和妻子关系缓和,逐渐学会关心他人;退出基家,尝试推特,开始写微信号;花费不菲的英语培训班,岭南和成都之行;最后以一场交响乐谢幕。
走路的鱼:2014总结
你活在二十五岁,而我活到二十六岁,并且还将继续活下去。川藏线骑行可能是这一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,离开得越远,就会越思念那些风雨兼程的日子。向海子致敬,走上自己的路,这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。
走路的鱼:彼岸之岸
我请求雨水,请它们湿透我的身体
今夜我是太平洋里的一尾鱼,游进你的心房
聆听温柔的心跳,雨水滴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