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前以为长大是一枚通往自由的钥匙,然而打开牢笼之后,发现不过是换了另外一间牢房,铁栅的内外都是牢房,可悲的是,现在所处的这间更加憋屈。至少曾经心灵禁锢在躯体之中,还有像风筝一样放风,一枚细线牵引,飘扬天空的机会。
分类存档:Saga.Aeon
阅读随感:魔戒三部曲
既然无法洞悉前途的光明与黑暗,而蹉跎一生,白白荒废时间是生命最大的可耻。那么就走下去,崎岖和坎坷,才能洞悉本心。这些年的沉沦中逐渐忘记初心,直到今天才重新明晰起来。
阅读随感:追风筝的人
主人公阿米尔和他父亲在罪与罚里面受到内心的煎熬,一直在赎罪的路途上。阿米尔背叛和驱逐他家仆人的孩子哈桑,实际上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,从小长大的朋友,然后在逃离阿富汗后的二十年里良心一直备受煎熬,直到赎罪。
阅读随感:黄金时代
我立马就记忆起那个晚上,500米高的桃树我是如何一个枝丫一个枝丫地爬上去,桃花落在肩上,淡淡的香味和她的体香一样诱人。我能想起把她拥进怀抱,听见我们的心跳躁动,这个场景感动得我直到今天都热泪盈眶。
阅读随感:生命的热情何在?
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,一种虚弱的定义胜过于强大的莽撞,至于这个问题的最终的答案如何,人类将自我毁灭还是升华,这或许不是我们这一辈人能看到的,不过那个问题会一直留存心底,并且流传下去,直到最后的答案呈现出来。
阅读随感:我是谁?
但是确信,真实就隐藏在事实的背后,在我们所路过的过往,立身的此在,以及逾越生死的未来,它一直都在那里,不离不弃,只是在纷繁的尘世中,人逐渐忘记这个事实,仿佛一直虚无缥缈地游荡,直至湮灭。
阅读随感:第二十二条军规
人必须随时用自己的思想来分辨那些貌似合乎人性的事实,并且要考量这些事实在世俗道德方面的影响,做出自己的决定。同时必须相信自己就是上帝,因为利益面前,没有真实存在的余地。唯一的出路是你必须没有道德,或者干脆用屁股思考。
阅读随感:漫谈历史
柏拉图所处的那个时代,奴隶的存在司空见惯,同时小国寡民容易取得共识,斯巴达对雅典的胜利更多是雅典自身民主机制的缺陷,而这种缺陷又是所处时代的固有产物。随后斯巴达对阵马其顿所遭遇的羞辱,说明这种乌托邦只能是特定时代环境的产物,无法长久。
阅读随感:生命不能承受之轻
想起当年读过米兰·昆德拉的同名小说,不知道书名是不是就是源于此书,对比那个故事情节来看,隐约有些叔本华的味道,这是个阴郁的世界,不论是否在1968年的布拉格,人生都是无尽的的无望。
阅读随感:太阳照常升起
他们没有传统,或者说早已丢失在新英格兰肥沃的土地,和煦的阳光,秀丽的风景中,盲目却让人激动的热情。恋爱,在一辆拥挤的公共汽车上颠簸,酒吧狂欢到夜深,他们被称为“堕落的一代”,却可能是最后清醒生活的一代。